尿比重的臨床意義及操作方法
臨床意義
尿比重的高低與飲水量和當時的尿值有關(guān),主要取決腎臟的濃縮功能。
1、增高:見于脫水,糖尿病,急性腎炎等。
2、降低:見于尿崩癥,慢性腎炎等。
尿比重是指在4℃條件下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,取決于尿中溶解物質(zhì)的濃度,與固體總量成正比,常用來衡量腎臟濃縮稀釋功能。
在非水代謝紊亂情況下,高比重可見于脫水、蛋白尿、糖尿、急性腎炎、高熱等。慢性腎功能不全時出現(xiàn)等張尿,比重常固定于1.020士0.003。近年尿比重有被尿滲量取代之趨勢。 尿比重<1.010時為低滲尿,見于腎濃縮功能受損,如慢性腎小球腎炎、急性腎炎多尿期、尿毒癥多尿期等。比重可作為鑒別糖尿病與尿崩癥的參考,前者尿量多,比重高,后者尿量多,比重低。
操作方法
充分混勻尿液后,沿管壁緩緩倒入小量筒中,如有泡沫時,用滴管或濾紙吸去。然后放入比重計,勿使比重計觸及玻璃筒壁或底部,待比重計穩(wěn)定后讀取與尿液凹面相切的刻度并報告之。
推薦